芭蕾舞基本功訓練方法
壓腿
這是舞蹈基礎訓練中最為基本的訓練內容,分別為壓前、旁、后腿。壓腿的練習有助于打開學生腿部關節(jié)的韌帶。壓腿時要注意腿部關節(jié)的直立,腳背向外打開繃直,并保持上半身的直立。向下壓至上半身和腿部之間的沒有縫隙。個別學生韌帶太緊,在壓腿的過程中不要苛求一定要壓下去,保持正確的姿態(tài),日積月累就可以拉長韌帶,達到要求。特別注意的是胯部要端正。壓旁腿和后腿的時候學生最容易出胯和斜胯,需要及時矯正。在壓旁腿時,同側的手扶住把桿,另一只手臂緊貼在耳邊,向腿上靠近并盡量向遠處伸展,拉長旁腰。壓后腿時,注意肩膀端平,頸部不要縮,撐住頭部別掉下去,并向后伸展。
芭蕾舞的七個手位
1、增強音樂節(jié)奏感 舞蹈課程是按照不同程度及年齡分班,其舞步組配以該課程的音樂編 制動作,故節(jié)奏簡單及明確,易于掌握,可提高音樂節(jié)奏感。
2、幫助骨骼成長 正確學習方法,多注重身體的平衡點及動作的伸展 ,若能正確地運用 肌肉及關節(jié),有助骨骼成長,從而改學習與人溝通芭蕾舞多有 PartnerDance,學員多有機會嘗試合作,編排及舞出組合,增加溝通能 力,加強學習氣份,可使性格開朗。
芭蕾的起源和歷史
從1789年開始,出現(xiàn)了《關不住的女兒》等一批早期(又稱前浪漫時期)芭蕾舞劇的代表作。而到了19世紀,先后在巴黎出現(xiàn)了“浪漫芭蕾”這個芭蕾史上的黃金時代,推出了以《仙女》(1832)、《吉賽爾》(1841)和《葛蓓莉婭》(1870)為代表的傳世之作,然后在俄國進入“古典芭蕾”這個整部芭蕾史上的鼎盛時期,留下了以《睡美人》(1890)、《胡桃夾子》(1892)和《天鵝湖》(1895)這“三大舞劇”為首的一大批經(jīng)典劇目,從而促使人們形成了“舞劇乃舞蹈的最高形式”的觀念。
舞蹈術語
民間舞(folk dance):泛指產(chǎn)生并流傳于民間、受民俗文化制約,即興表演但風格相對穩(wěn)定、以自娛為主要功能的舞蹈形式。不同地區(qū)、國家、民族的民間舞蹈,由于受生存環(huán)境、風俗習慣、生活方式、民族性格、文化傳統(tǒng)、宗教信仰等因素影響,以及受表演者的年齡、性別等生理條件所限,在表演技巧和風格上有著十分明顯的差異。民間舞不乏樸實無華、形式多樣、內容豐富、形象生動等特點,歷來都是各國古典舞、宮廷舞和專業(yè)舞蹈創(chuàng)業(yè)不可或缺的素材來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