聽課
課程與PC端同步更新,充分利用零碎時間。做題
海量精選試題,想練就練,瞬間提分。答疑
海量精選試題,想練就練,瞬間提分。直播
講師大咖面對面,有問有大收獲多。1919年格林伍德和1926年紐伯爾德,都曾認為事故在人群中并非隨機地分布,某些人比其他人更易發(fā)生事故。因此,就用某種方法將有事故傾向的工人與其他人區(qū)別開來。這種理論的缺點是過分夸大了人的性格特點在事故中的作用,而且不能解釋何以在同等危險暴露情況下,人們受傷害的概率并非都不相等。
1939年,法默和凱姆伯斯又重復提出:一個有事故傾向的人具有較高的事故率,而與工作任務、生活環(huán)境和經(jīng)歷等無關。
1951年,阿布斯和克利克的研究指出,個別人的事故率具有明顯的不穩(wěn)定性,對具有事故傾向的個性類型的量度界限難于測定。廣泛的批評使這一單因素(具有事故傾向的素質(zhì)論)理論被排出事故致因理論的地位。1971年邵合賽克爾僅主張將這一觀點提供給工種考選的參考,他只著意于多發(fā)事故,而絲毫無意涉及人的個性參數(shù)。
第二個單因素理論被稱為心理動力理論,它來源于弗羅伊德的個性動力理論,認為受傷害工人的刺激心是事故的原因。這種理論是荒謬的,它也無法證實某個特定的動機會引起某個特定的事故。這里之所以提示一下這個觀點,是因為它與事故傾向論者相反,不認為個別人的品德缺陷是固有的和穩(wěn)定的,而認為無意識的動機是可以改變的??梢詫⒋死碚撏普摓?,一個人可能屬于具有事故傾向組,通過教育或培訓可以降低其事故率,而不必從工作中將他們排除。
1957年科爾做出了社會―環(huán)境模型,這是把個人和工作環(huán)境兩因素認作是導致事故傾向的“目標―靈活性―機警”理論。即一個人自己設置的一個可達到的合理目標,并具有選擇、判斷、決定等靈活性,而工作中機警會避免事故。它的基本觀點是,一個有益的工作環(huán)境能增進安全。
科爾認為,工人的來自社會和環(huán)境的壓力會分散注意力而導致事故。這些“壓力”包括;工作變更、換了領班,婚姻,死亡、生育、分離、疾病,噪聲、照明不良、高溫和過冷以及時間緊迫、上下催促等等??茽柤葲]有說明每一個因素與事故發(fā)生有何種關系,也沒有給“機警”下一個定義,這種理論只不過能對事故原因增進理解而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