會計網校
當前位置: 網校 > 會計網校 > 中級會計師網校 > 高志謙中級會計講的好嗎

推薦網校

中級會計師精選課程

中級會計師名師

高志謙中級會計講的好嗎

發(fā)布時間:2023-03-22 閱讀:52268人

高志謙中級會計講的好嗎?高志謙的中級會計實務,講的真的很好,非常細致,很輕松的就把一些知識點給串聯(lián)起來了,聽高志謙的課程真的是一種享受,而且他還會拓展一些教材之外的內容。

【老師簡介】會計學博士,副教授。數(shù)十年來一直從事注會、中級會計職稱、初級會計職稱輔導工作,“夢想成真”輔導叢書初級會計職稱《初級考前一搏》(救命稻草)、中級會計職稱《中級會計實務應試指南》《中級會計實務最后沖刺8套模擬試卷》及《中級會計實務》(救命稻草)主編...

【授課風格】講解課程引入案例,生動形象凝練知識點,習題分析簡潔明了,擅于利用段子,讓你在大笑中學到知識,在“高氏語言”中領悟會計的“那點事兒”,重點難點在笑談中掌握,實在是妙!

資產的計稅基礎

資產的計稅基礎,是指在企業(yè)收回資產賬面價值的過程中,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按照稅法規(guī)定可以自應稅經濟利益中抵扣的金額,即某一項資產在未來期間計稅時可以稅前扣除的金額。企業(yè)應當按照適用的稅法規(guī)定計算確定資產的計稅基礎。

(一)固定資產

賬面價值=實際成本-會計累計折舊-固定資產減值準備

計稅基礎=實際成本-稅法累計折舊

(二)無形資產

除內部研究開發(fā)形成的無形資產外,以其他方式取得的無形資產,初始確認時按照會計準則規(guī)定確定的入賬價值與按照稅法規(guī)定確定的計稅基礎之間一般不存在差異。

1.對于內部研究開發(fā)形成的無形資產,企業(yè)會計準則規(guī)定有關研究開發(fā)支出區(qū)分為兩個階段,研究階段的支出應當費用化計入當期損益,而開發(fā)階段符合資本化條件的支出應當資本化作為無形資產的成本;按規(guī)定,制造業(yè)企業(yè)開展研發(fā)活動中實際發(fā)生的研發(fā)費用,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,在按規(guī)定據(jù)實扣除的基礎上,再按照實際發(fā)生額的100%在稅前加計扣除;形成無形資產的,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200%在稅前攤銷。

如果會計攤銷方法、攤銷年限和凈殘值均符合稅法規(guī)定,那么每期納稅調減的金額均為會計計入費用金額(研究階段的支出、開發(fā)階段不符合資本化條件的支出及形成無形資產后的攤銷額)的100%,形成無形資產的計稅基礎=賬面價值×200%。

會計利潤中已經包含了無形資產攤銷計入當期費用的金額,所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,不用再將攤銷額從會計利潤中調減,而是直接調減加計扣除的部分即可。

2.無形資產在后續(xù)計量時,會計與稅法的差異主要產生于對無形資產是否需要攤銷,無形資產攤銷方法、攤銷年限的不同以及無形資產減值準備的計提。

(1)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

賬面價值=實際成本-會計累計攤銷-無形資產減值準備

計稅基礎=實際成本-稅法累計攤銷

(2)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

賬面價值=實際成本-無形資產減值準備

計稅基礎=實際成本-稅法累計攤銷

(三)以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資產

1.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

賬面價值:期末按公允價值計量,公允價值變動計入當期損益(公允價值變動損益)

計稅基礎:取得時成本

2.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

賬面價值:期末按公允價值計量,公允價值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

計稅基礎:取得時的成本

(四)其他資產

因企業(yè)會計準則規(guī)定與稅法法規(guī)規(guī)定不同,企業(yè)持有的其他資產,可能造成其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之間存在差異。

1.采用公允價值模式進行后續(xù)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

賬面價值:期末按公允價值計量

計稅基礎:以歷史成本為基礎確定(與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相同)

2.將國債作為債權投資

賬面價值=期末攤余成本=期初攤余成本 本期計提利息(期初賬面余額×實際利率)-本期收回本金和利息-本期計提的減值準備

計稅基礎:在不計提減值準備的情況下與賬面價值相等

展開全部

相關更新

您好!我是您的專屬顧問,很高興為您服務!

微信咨詢
領優(yōu)惠券
在線咨詢